Ultimaker打印和切片概况工作坊
本次Fablab Makers Assemble Ⅱ 第三期工作坊于2023年3月30日下午三点半至五点进行,上节课备受欢迎的Ultimaker工程师刁裕林David继续和大家分享增实际操作打印机的流程概况以及切片详情。
首先工程师简单介绍了3D打印流程,在上节课介绍犀牛Rhino建模之后,这节课主要讲从Cura到Cade的实施功能。了解打印机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环,基础的Ultimaker Printer打印机操作简单,几乎不用人力过多介入,也不会有很多有毒物质泄漏。我校图书馆使用的Ultimaker S5 Pro Bundle是其升级版,兼有内置空气滤芯和除湿功能,更大的提升是可以在放材料之后自动选择材料,即按键后自动回收原来的材料,弹出后插入新设置的材料。
Print core喷嘴类型分为以下几种:Print core AA,适用于PLA, CPE等,可提供0.25、0.4、0.8mm规格;Print core BB,适用于PVA水溶性材料,有0.4、0.8mm规格;Print core CC,适用于复合材料,有0.4、0.6mm规格。工程师详细解释了不同直径规格区分的原因,即不同的直径对应不同的打印时间和精细度,直径越小,精细度越高,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出错。而不同的喷嘴形状设计不同,若没有与适用材料相对应,有可能出现堵塞喷嘴等情况。当使用金属作为材料时,当使用金属打印的时候,目前主流的技术是粉末烧结(PBT),设备相对昂贵以及需要更复杂的操作。当然用FFF技术也可以打印金属线材,打印完成后需要再经过脱脂和烧结,以达到打印金属件的目的。在高温下将金属粉末直接聚合,并进行复杂的后处理,且为避免尘爆等风险,需要专门的打印室和配套设施等,是与塑料打印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AA0.4的喷嘴打印,其相对其他直径有更多层厚选择,且打印时间更短。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其他喷嘴,0.25来打印小件,0.8来打印大件。选择好喷嘴之后还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打印物品的性质和组合材料的兼容度都要考虑在内。
介绍完硬件部分,工程师也对软件部分进行了补充。打印预备工作包括打开图档,配置设置。可选择层高,填充,渐变填充,是否生成支撑,平台附着等设置,其中最容易导致打印失败的就是支撑的选择,一般可以选择推荐模式,或者对调整打印角度减少支撑。工程师同时简单介绍了界面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参数。一切就绪之后,就可以点击确认进行切片。
在此之上,使用者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双喷嘴模式,包括同材料不同色或不同材料的同时使用。支撑材料也有多种选择,包括使用模型材料(最方便,但更难剥离,支撑面会有瑕疵),主要在材料兼容性极差的情况下使用,如PP材料;使用PVA材料(适于复杂结构,可用水溶解);使用Breakaway支撑材料(适于简单结构,但支撑表面可能有白色残留,且很难处理)。当使用双喷嘴打印时,可以在两种材料中选择一个做支撑,但尽量不要用软的材料做支撑,质地太软容易塌陷。
这几次工作坊 工程师们都准备了不同的3D打印成品带来给现场师生展示触摸,让大家都可以近距离观察3D打印的效果,接触有意思的设计模型。同时,问答环节穿插在不同的话题中,到场的师生们积极抢答工程师的关于分享内容的相关问题,非常有互动性,我们也为所有参与互动的同学送上3D打印制作的礼物。同学和老师们也问了Breakaway支撑设计等问题,工程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笔记:陈昱瑾
视频后期:刘耀林 徐博石 黄佩弦
审核&排版:邓可琛
Commenting on blog posts requires an account.
Login is required to interact with this comment. Please and try again.
If you do not have an account, Register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