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GED2123/PHI1103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ome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provides a survey of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the ancient to the late-imperial perio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course focuses on Pre-Qin (pre-221 BC) philosophers like Confucius, Mencius, Xun Zi, Lao Zi, Zhuang Zi, Hanfei Zi and Mo Zi, and deals with Han (206 BC–220 AD) Confucian Dong Zhongsu and Wei-Jin Metaphysics (220-420). After the mid-term, this course first examines Chinese Buddhist schools such as the Consciousness-Only School and the Chan School, and then investigates Song-Ming Confucianism (960- 1276; 1368-1644) with emphasis on North-Song Confucians, Zhu Xi, Lu Jiuyuan and Wang Yangming. We also discuss Huang Zongxi, Dai Zhen, Kang Youwei and Tan Sitong from the early to late Qing period (1644-1911).

As to academic approaches, this course concentrates on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s well as combines contextual and textual studies. We examine the major works of Chinese philosophers through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1)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exegesis and the history of classics, hermeneutics and canonization, (2) a study of the context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3)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values concerning life,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philosophical texts, and (4), most importantly, an analysis of central concepts, the system of philosophy, the mode of thought and the logic of argumentation.

The topics we discuss include the meaning of life, social values, mor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mind,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cosmology,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esthetics, religion, intellectual history, history of political culture,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etc. The readings of this course are mainl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Chinese. Besides, selective English scholarship on Chinese philosophy will be used to foster students’ analytical ability and enlarge their horizons in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Recommended Books

中国哲学史

该书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包括孔子,墨子,孟子,战国百家的杨朱、陈仲子、许行、陈相、告子、尹文、宋牼、彭蒙、田骈、慎到、驺衍等,老子,惠施及公孙龙等,庄子,后期墨家,荀子,韩非,秦汉儒家,《易传》及《淮南鸿烈》,儒家六艺论等等。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历经扬雄与王充,玄学,佛学,道学,周濂溪与邵康节,张横渠及二程,朱熹, 陆象山与王阳明,到康有为、谭嗣同。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原稱《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附校勘記》,是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部儒家經典註疏的匯編,是由漢至宋經學發展集大成之作。這十三部經典是《周易註疏》《尚書註疏》《毛詩註疏》《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註疏》《春秋左傳註疏》《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穀梁傳註疏》《孝經註疏》《論語註疏》《爾雅註疏》《孟子註疏》。本書采用的是清嘉慶原刊本,以每面四拼頁影印,並與後來的重印本比較進行了修正。

论语集释

《论语集释》是传统《论语》学研究集大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作者为著名学者程树德。本书综合历史上各家之说,对每章文字加以注释,内容分为考异、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余论等,涉及音韵、训诂、释文等方方面面。该书几乎囊括了之前所有的《论语》学典籍,如大家熟知的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等等,均被此书收纳,其他如四书类、秦汉诸子类、各朝诸子通论类、各种笔记等著作,亦多有征引。

孟子正義

本書是清代焦循所著,內容以考據為主,在漢代趙岐《孟子章句》一家之註而作的疏證的基礎上,博采經史傳註及清代經學家如清初顧炎武、毛奇齡、王引之等六十余家對《孟子》的解說,對《孟子》原文及趙岐註進行了詳細審慎的訓詁和闡釋,訓詁的涉及面廣,釋詞語,標註音,對文字版本進行校勘,對名物製度進行訓釋,申發經義等無所不涉,在這過程中運用了包括聲訓、形訓、義訓等訓詁方法。並用易學中的理論對《孟子》中的義理思想進行了闡釋。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经》,作者为春秋末期的大哲学家老子,主旨是从哲学的高度谈论政治与人生,共五千多字,后人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被划为上篇的道经,主要阐述道,道指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后四十四章被华为下篇的德经,主要阐述德,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老子特别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向往小国寡民地社会,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集释

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替《庄子》注解作总结之作。《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汉学家如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有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意见。王孝鱼先生根据古逸丛书覆宋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明世德堂本、道藏成玄英疏本以及四部丛刊所附孙毓修宋赵谏议本校记、近人王叔岷庄子校释、刘文典庄子补正等书点校,本书即据此横排改简化字印行。

荀子集解

清人王先谦在慎选底本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唐人杨倞及清代卢文弨、王念孙、顾千里、刘台拱、郝懿行、俞樾、陈奂、洪颐煊等学者注释考证之成果,对《荀子》文字及其“微言大义”重加校释疏通,写成《荀子集解》一书。本书采用光绪辛卯的木刻本作底本,以诸子集成本与万有文库本跟底本对校。正文标点参考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诗同所注《荀子简注》,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大学所注《荀子新注》,集解表单参考了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

孔子家语通解

《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记述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内容是自汉朝以前到汉朝早期不断编纂而成,后来王肃对其进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现存十卷四十四篇,另外还有三篇序,即“孔安国序”、“后孔安国序”,以及“王肃序”。本书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为底本,以中华书局据明毛氏汲古阁本排印《四部备要》本为参校本,同时参照了杨朝明的《孔子家语通解》。书中每章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构成。

王弼集校釋

王弼是魏晉玄學唯心主義的主要創始者之一,其哲學思想的根本觀點是:「以無為本」、「舉本統末」。本書匯集並校釋了王弼的《老子道德經註》、《老子指略》、《周易註》、《周易略例》、《論語釋疑》等幾種,並附錄有《何劭王弼傳》、《有關王弼事跡資料》等。王弼的主要著作老子道德經註和周易註都是以註經形式出現的,所以本書將周易及老子道德經原文一並錄入。論語釋疑是對論語的註釋,所以在輯錄其佚文時也將論語有關原文錄入。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所据史料约有四种:一则为祖图,二则为各家别录,三则为前此的灯录之作,如《宝林传》《圣胄集》等,四则为史传碑铭。本书兼取以《金藏》广胜寺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所景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元延祐系统之《大正藏》本为对校本,以东禅寺本、《碛砂藏》本为参校本,兼参明《南藏》本、《径山藏》本。

中国思想史

本书共分三卷:《导论:思想史的写法》《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导论》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第一卷》分析的主要思想包括祖灵崇拜、神鬼观念、礼仪制度、儒墨道、百家争鸣与名辩、经纬之学、初期的佛教等。《第二卷》分析的主要思想包括佛教的转型与灭佛重道、理学的兴起与延续、王阳明的心学、西洋学说的传入与影响、考据学等。

周敦頤集

本書基於五種版本整理點校,分別是明嘉靖五年呂柟編宋四子抄釋內周子抄釋、後收入惜陰軒叢書的呂本,清康熙四十七年張伯行遍周濂溪先生全集、版藏於福州正誼書院的張本,清乾隆二十一年江西分巡吉南贛寧道董榕編輯進呈本周子全書的董本,清道光二十七年鄧顯鶴根據道州濂溪誌原本編輯周子全書的鄧本,以及清光緒十三年賀瑞麟編輯周子全書、版藏於傳經堂的賀本。本書以賀本為基礎,參照其他各種版本,進行互校,訂正其訛誤,並加標點。

二程集

本書是程顥、程頤全部著作的匯集,包括遺書、外書、文集、易傳、經說、粹言六種,其中程頤的著作居多。遺書是二程的弟子們記下的二程語錄,外書是遺書的補編或續編,文集是二程的詩文雜著,經說是二程對一部分儒家經典的解說和發揮,易傳是程頤對易經的註釋,粹言是二程弟子楊時用比較文雅的語言將二程的語錄加以改寫而成,後來又由張栻重新編次。本版采用清同治十年塗宗瀛刻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呂留良刻本和明萬歷徐必達刻本等。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本书即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释,《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本书采用清嘉庆年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用多种古本和宋元人所作疏释本校对而成、与嘉庆十六年刊出的本子为底本,并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进行校勘。

四書或問

朱熹早年對四書的研究成果是四部集解,後會合眾說,斷以己意,做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又取石墩集解,刪其繁,以成輯略。並取十二位道學家關於論語、孟子的論說,輯為論孟精義。又本於註疏,會合各家之言,成訓蒙口義,更名為詳說。然後取其精粹,成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再於章句、集註之外,用辯論的問題,將其議論別為或問。本書以上海圖書館所藏元刻四書章句集註所含大學章句或問、中庸章句或問及康熙中呂氏寶誥堂重刊論語或問、孟子或問為底本。

陸九淵集

本書收錄了陸九淵傳世的全部著作,包括書信、詩文、講義、雜著、章奏、程文、還有門第子編的語錄,書後附有相關的序跋資料,是研究宋明理學的必讀書。理學繼承古代儒學,融會佛老,探討了宇宙本原、認識真理的方法途徑、世界的規律性和人類本性等哲學問題,提出了比較完整的哲學體系,並涉及道德、教育、宗教、政治等諸多領域,繼承改造了許多舊有的哲學範疇和命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範疇和命題,進行了細致的推究。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其学上承孔孟,中继陆九渊,形成为风靡时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王阳明全集》原称《王文成公全书》,为王守仁的作品集。此次出版以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谢廷杰辑刊本为底本,简体横排,并加以现代标点。《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收入《传习录》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文录》五卷;《别录》十卷;《外集》七卷;《续编》六卷;最后七卷为《年谱》与《世德纪》。原刻本为二十四册,本次分三册排印。

坛经

《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坛经》在把佛性归诸心性、把人变成佛的同时,倡导“即世间求解脱”,主张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史惠能自述生平,基本反映惠能出身贫苦、黄梅得法、南归传禅的主要事迹;其次史惠能弘法所说内容,即其如何已空融有、直了心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和禅法特色;最后是惠能弟子对大师的请益以及他与弟子的问答。

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

本書從哲學史清理的角度闡明儒家的義理之學在明清之際的曲折變化。簡而言之,即明末王學空描良知化境脫略實踐工夫的流弊,催化了形上世界往形下的拉落,甚至徹底割截形上世界的思潮。其結果就是宋明儒「道德形上學」的步步衰落,並發展出「達情遂欲」的新思潮。此增訂版與原版有所增補出入,如增訂版認為形上世界的崩塌也有「內在壹元論」的影響,再如「達情遂欲」的新思潮亦有王門泰州學派轉手而出的線索,再如對戴東原思想的改觀等。

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

本書選輯了十七篇論文,各篇自有主題,從語言、文學、哲學、宗教等多個方面對儒道思想進行討論,討論較多的是儒家思想,少數討論道家思想。這些討論和詮釋是從思想史的角度來進行的。探討的問題雖然分散,但有以下三個基調:(一)大多試從具體的、個別的問題出發,思考其蘊涵的根源性的或思想史的意義。(二)儘可能依據原典或文本作直接的詮釋。(三)這些詮釋是在一個現代人的存在情境之下、無可解免的前理解中進行的。

士与中国文化

本书集结了十二篇余英时关于“士”的历史研究的专论,基本都采取了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士”包括从先秦的“游士”,到秦汉以后的“士大夫”。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把“士”看作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相对的“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完全不能超越者。余英时指出,西方出现于近代的“知识分子”的概念与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士”的传统在基本精神上极为相似,但并不相等。中国的“士”的传统基本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性。

朱鴻林讀黃宗羲《明儒學案》講稿

《明儒學案》壹書梳理了兩百多位明代儒學家的學術師承、思想流派、代表論著等。本書介紹了《明儒學案》的成書年代、版本流傳、內容結構、選材標準與主旨立意等,選取《發凡》《序》與《曹端學案》三個文本進行深入解讀。全書分講稿、文本和附錄三部分。講稿部分共兩講:“簡介·發凡·序”與“曹端學案”。文本部分則附上了“明儒學案發凡”、“黃梨洲先生原序”、“明儒學案序”和“曹端學案”的原文。附錄部分中介紹了建議閱讀書目等。

论语译注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也反映出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乃至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历等。本书在收录了二十章《论语》原文的基础上,还包括了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进行的注释和翻译,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

孟子譯註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一本記述孟子思想與言行的儒家經書,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以答問方式展開,主要論證方法為駁論。該書詳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民本政治。本書在收錄了七篇十四卷《孟子》原文的基礎上,還包括了蘭州大學中文系孟子譯註小組進行的註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註釋、譯文三部分。

從古典到正典: 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

本書共分十章,另有附錄一篇,聚焦於孔孟荀以及晚近出土的儒學文獻,旨在探討明儒學意識形成之軌跡,建構古代儒學中從古典到正典發展的思想系譜。在本書中,筆者首先從「德義」的概念發展切入,指出以「價值」為思考導向的儒學與古來傳統的關系,其後論述孔子的思想,並由其不同生命階段的思想內涵,說明日後儒學爭議的可能原因實已種根於此時。最後探討了漢代經學提倡在追索聖人原始作意的「正典化」運動中展開。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本书是由作者陈来所发表的有关宋明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集结而成的,内容是属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道学”与“心学”的考论研究。书分上下篇。上篇是对“道学”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诸儒鸣道集》、李延平与朱晦庵、朱熹、《朱子新学案》、张载、陆世仪、陆陇其等。下篇是对“心学”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蒙学、明代民间儒学与民间宗教、方以智、黄道周、王阳明、《甘泉先生文集》、《天泉证道纪》、《遗言录》与《传习录》等。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本书聚焦于赵宋的“祖宗之法”,追踪器形成的背景,分析其主导主流话语的经过,并且关注其影响。所包括的主要时间段大致是从赵宋开国到仁宗前期,即自10世纪中叶到11世纪前期。本书的讨论涵盖赵宋“祖宗朝”的政治举措及其倾向、“祖宗之法”的提出及其被崇奉的过程、“祖宗”形象的塑造与“祖宗之法”的神圣化、宋代士大夫将形形色色的事件是非与制度因革及人物评判纳入到“祖宗之法”的框架中来认识的深层原因等。

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本书描绘了从王阳明、经过泰州学派、到李卓吾的所谓“王学左派”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展开,指出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近代市民意识的萌芽——出现“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分化出“天”与“人”,在社会中也出现了时而打破儒家规矩的“个人”。此外,本书还描绘了这些新生事物由于过早出现的缘故,最终毫无意义地遭受了“挫折”的图画。本书是在日本学界进行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最早提出中国“近代”问题的研究著作。

老庄新论

本书是陈鼓应研究老庄的论文汇编,分为《老子文集》和《庄子文集》两部分。《老子文集》又分为“老子其人其书”、“战国楚简《老子》及道家古佚书”和“老子论述”三部分。《庄子文集》又分为“庄子内篇诠释”、“庄子外篇解说”、“庄子杂篇发微”和“论说《庄子》”四部分。本书深入阐述了老庄的哲学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提出了老庄所创的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老子的思想视野和哲学的深刻度远胜于孔子等重要观点。

易传与道家思想

本书提出了《易传》的哲学思想是属于道家而非儒家的观点,从哲学议题、思维模式以及万物起源说、自然循环论、阴阳气化论、天人一体观、变化发展观、乐天知命的达生观和刚柔相济说等各阶层中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论证这一观点,为道家主干说提供了论据。陈鼓应认为,老庄哲学对《易传》起主导作用,道家黄老学派也对《易传》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研究重点在“彖传”和“系辞”,同时兼顾了“象传”、“文言”、“说卦”、“序卦”。

道家易学建构

本书旨在阐明《易传》主体思想的道家属性并进而建构起道家易学,并为道家主干说提供论据。本书从阴阳学说、道论(如道器说、太极说)以及对待与流行等思想观念(包括辩证思维方式及动静观、变动观各方面)重构道家易学。除正文收集的六篇论文,陈鼓应还将“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加入了附录,应用谱系学的方法,从《老子》《庄子》和《周易》思想的主体思想、思想方法、哲学议题等多个角度探讨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本书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成书分为“文献疏证”、“庄子哲学”和“庄学演变”三部分。作者在前编从汉语词汇的使用特征来考证庄子内篇与外杂篇的异同,用全面统计的方法来准确计算词语和内容的出现情况;在中编剖析《庄子》一书中的“道”、“命”等基本概念的多层含义,揭示了庄子哲学是“安命”而非宿命,是怀疑论而非不可知论;在后编将《庄子》外杂篇按思想脉络分为三派——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

老子古今: 五種對勘舆析評引論

本書對《老子》八十一章進行了分章研究,每章都分成了「原文對照」、「對勘舉要」和「析評引論」三節。「原文對照」羅列了五種不同的古今文本,即郭店楚簡本、馬王堆帛書本、傅奕本、河上公本及王弼本。書中還附有五種版本相對照的逐字逐句通檢。「對勘舉要」從字句、句式、韻式、修辭、語意、結構等方面分析《老子》的演變,揭示其中版本歧變和文本趨同、古本原貌與理想文本的辯證關系。「析評引論」是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關於哲學或哲學史的精煉論辯。

魏晋玄学论稿

本书是作者有关魏晋玄学的主要论著。《魏晋玄学论稿》的九篇文章写于1938-1947年间,研究对象包括《人物志》、言意之辨、魏晋玄学流别、王弼、向秀与郭象所注《庄子》、谢灵运等。《魏晋玄学讲课提纲》为汤用彤1938-1939年间在西南联大授课所用,共八章,研究了言意之辨、崇本贵无、王弼、阮籍与嵇康、张湛、贵玄崇有、明自然等课题。《魏晋玄学听课笔记》则是根据当年的学生冯契听课所记整理而成,个别之处参考讲课提纲有所订正、补充。

先秦道法思想讲稿

本书大体依据王叔岷数年来先后于台湾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讲授先秦道法思想授课所用之讲稿与两篇专论《论司马迁述慎到申不害及韩非之学》、《论战国法家三派兼论三派与儒家之关系》而成。书中论述了先秦诸子之兴起,道家思想之渊源,老庄思想之探究、比较、影响与评价,管子、关尹子及列子与道家,法家思想之渊源,法家三派重势之慎到、重术之申不害、重法之商鞅,集法家大成之韩非,管仲、子产、吴起、李悝、李斯与法家,法家的影响等。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本書經由分析《荀子》壹書中的禮治論與戰國諸子百家思想之關系,闡述了荀子政治哲學的整體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本書的核心觀點包括:《荀子》哲學的基本特質展現於其綜合與統合的過程,即《荀子》哲學是戰國時代思想演變模式中的“倫理論辯”與“分析論述”的綜合者;這樣的思想統合是借由“禮”和“禮義”概念來達成的,並構成《荀子》的“禮治論”;禮治論界定了“治理”整體人類之帝王的各種角色;重新定位《荀子》倫理思想在戰國儒學傳統中的地位。

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

本書是英文原版的中文譯本,英文原書是佐藤將之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本書以「禮治」與「綜合」為切入點,闡明《荀子》書中政治思想的淵源、構造以及特色,探討了荀子的生平、其文本的流傳以及戰國時代「禮」概念的發展等問題,對2000年左右的中、英、日三種語言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系統且詳細的評述。作者認為,荀子政治社會理論的終極關懷是人類社會的「治亂」問題,是為帝王服務的,並且極為重視道德的信念。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本书是王汎森的学术论述合集,探讨道光到20世纪30年代大约一百年间思想学术变化中的问题。第一编“旧典范的危机”从晚清内部思潮的变动开始,讨论了诸如方东树对汉学的攻击,邵懿辰的《礼经通论》如何成为近代疑古运动的一个根源,以及太谷学派的出现等。第二编“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剖析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等论题。第三编“新知识分子与学术社群的建立”则围绕傅斯年这一建立学术社会的灵魂人物展开。

墨子 惠施公孙龙

本书是钱穆所著的探讨墨学以及惠施和公孙龙的学说的著作。墨子,子姓,墨氏,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子》由墨子及其几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本书探讨了墨子的生平、墨子书的内容、墨学里纠纷的问题,以及许、宋、尹、惠、公孙诸家和墨学的关系。惠施和公孙龙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简要叙述惠施和公孙龙的生平,为二者列年表,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阐析。

墨子韓非子論集

《墨子》由墨子及其幾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韓非子》是中國先秦時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韓非的論著,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本書收錄墨學研究論文九篇,韓非子研究論文四篇。墨學方面,分別就其實學、兼愛、倫理、節葬、天志、墨辯、教育,以及從墨子與墨者事蹟看墨家精神等方面,作多角度的研發。韓非子方面,則就其以刑去刑、法學理論、文學藝術,作重點式的的探究。同時也探究了二者相互間的關系與批判。

康有为思想研究

本书是萧公权研究康有为思想的论文的合集,原为英文撰写。全书分为四编:家世与生平、哲学思想、变法蓝图、大同理想。第一编家世与生平如题所述分家世与生平两章介绍了康有为的背景。第二编哲学思想评析康有为对儒学的态度是以儒变法与以儒为教,并因西学与公羊学的影响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哲学思想。第三编变法蓝图剖析了康有为从政治、行政、经济、教育方面进行的改革。第四编大同理想分析了康有为的思想历程及对工业化的计划。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

本書收錄了王汎森研究清代學術、思想、心態方面的十二篇專文和一篇附錄。開頭的幾篇文章分別討論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經典考證及回向古代之勢、道德意識之轉化、政治思想的轉換,以及「禮治思想」之興起。另一組文章主要是在講「權力的毛細管作用」,這一觀念來自福柯,是說權力像水分子的毛細管作用一般滲入每一個角落並產生影響,王汎森借此觀念討論了在清代的政治壓力下,文化領域中無所不在的自我壓抑、自我刪節的現象。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This work i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rom the late neolithic to the early Han, discussing from pre-Zhou and early Zhou thought, through Confucius, Mozi, Daoism, Mencius and Xunzi, Legalism, to the Yin Yang School and the Five Classics. Schwartz argues that this period is cru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ire subsequent history of China. He looks at the surviving texts of this period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range of diversity to be found in them. While emphasizing the problematic and complex nature of this thought, he also considers views which stress the unity of Chinese culture.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This book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the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directions in Chinese thought emerged from a share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nd problems, and Daoism, not Confucianism, is used as the central and unifying principle. Chad Hansen argues that Chinese thought emerged in schools that started as ritual and then text-based communities, and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religious movements, whose dominant concerns were the issues of proper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otivation, and that philosophy emerged from something more like our policy think-tanks than from legal and scientific debates, and moved in the direction of literature and poetry when Chinese thinkers moved away from that model.

The Philosophy of the Mòzi: The First Consequentialists

This book provides an extended, in-depth discussion of Mohism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Mohist ethical theory and Mohists’ nonmentalistic, nonsubjectivist psychology. The first two chapters explore some of the underlying concerns and background assumptions of Mohist thought. The next four chapters examine their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Chapter 7 surveys the Mohists’ views of moral psychology. Chapter 8 explores the Mohist antiwar and economic-reform doctrines. The brief concluding chapter offers several conjectures to explain the decline of the Mohist movement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Ancient Philosophy to Chinese Buddhism

This book introduces two early period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Buddhism. Part One covers the philosophy of Yijing and seven additional major philosophers from the ancient period-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Mozi, Laozi, Zhuangzi, and Hanfeizi.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hapters is partly chronological, partly thematic. Part Two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the four major schools in Chinese Buddhism in a semi-chronological order- the Consiousness-Only, the Huayan, the Tian-tai, and the Chan, focusing on the anti-realistic tenant dominant in Buddhism, and analyzing how these schools differ in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mptiness of the phenomenal world.

莊子今註今譯

本書為陳鼓應註譯,是以壹九九五年臺灣商務印書館本為基礎,吸收了二〇〇七年北京商務印書館簡體字本的新修訂內容,再與壹九八三年北京中華書局原版復校,修訂而成的重排本。本書所用莊子原文,為根據王孝魚點校的郭慶藩莊子集釋本,凡有增補或刪改原文時,均於「註釋」中說明。「註釋」部分用白話文解釋,又附上了前人的註解。「今譯」依據「註釋」,並參考目前已譯成之中英文譯本。全書的註譯,除參考古今校註外,還參考英、日文和大陸學者的專述。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本书的初稿是汤用彤1926年冬在南开大学完稿的讲义《中国佛教史略》的前半部分,共有四次大规模的修改。本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翔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Recommended Datab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