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I5130 Study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汉语构词与句法研究: Home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aims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problems of Chinese syntax and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s well as relev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y exploring the rich corpu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syntactic and morphologica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yntax and morphology, gradually master the skills of analyzing Chinese phrases and sentences, and systematically justify the analysis.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汉语句法与形态结构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通过探索丰富的语料,学生可以认识汉语句法和形态内部结构,并加深对句法学和形态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解,逐步掌握分析汉语短语和句子的技能,并有系统地对所做的分析进行辩解。

Recommended Books

The Syntax of Chinese

This book analyses the majority of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that have featured in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in the past 25 years, using the authors' own analyses as well as existing or potential alternative treatments. Part One investigates the building blocks and “canonical” structures of sentences. Part Two looks at argument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 with lexical semantics and its effects on syntactic structure. Part Three takes up two types of logical structure: one involving (often) overt antecedent-gap relations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convert dependency relations. Part Four discusses the syntax of nominal expressions and their meanings.

形式汉语句法学

本书主要采用句法学的短语结构理论分析汉语各种句法现象,介绍了汉语形式句法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分析方法,以及当前国际语言学界关于形式语法研究的进展。本书采用以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为代表的传统汉语语法学框架介绍当前形式句法学的基本概念,把生成与法学的句法学理论尽量建立在已有的汉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句法学的理论,为常见的汉语语法现象和语法学概念重新作分析。大部分例句来自现代汉语教科书和汉语语法学著作。

语法讲义

本书的底本是朱德熙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本次修订出版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书中讨论了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谓词、代词、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介词、副词、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气词、复句、省略和倒装等语法要点。朱德熙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批判地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如变换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语言论

本书系统讨论了语言学的研究和用途,言语社团、世界上的语言、音位的类型和变异、语音结构、语法形式、句子类型、句法、词法、形态类型、替代法、形类和词汇、文字记载、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音演变和类型、类推和语义变化、文化上和方言间的借用,以及应用等问题。全书共分28章,前半部分(1—16章)属共时语言学,后半部分(17—28章)属历时语言学。作者在本书里对传统语法体系中的某些安排,作了调整,侧重词在句子结构中的语法功用。

从微观到宏观——汉语语法的生成视野

本书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考察汉语的构句机制与诠释规律,以释凸显其于类型学上的特殊地位。本书以制图理论的角度切入,解析相关现象的源流与内在联系:以疑问词及反身词为经验基础,逐步厘清内、外状语跟与事性、使事性之间相互相生的关系;以汉语名词的分佈与诠释为起点,深入探讨句法和语义部门间的映射议题;从共时和历时双向切入,对汉语方言及台湾南岛语进行比较分析,以彰显其宏观层次上的通性及微观层次上的个性。

现代汉语

本书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为表音工具,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汉字的方针政策;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基础理论知识;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局势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本书是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在绪论简要介绍了语法的基本知识后,依次对汉语词类研究、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范畴分析法、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功能学派分析思路、认知学派分析思路、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展开了讨论。本次增订的第四版在理论方法上坚持多元论,既紧扣语法分析方法,同时又注意吸收语言学的新认识,尽可能反映当今汉语语法研究新的发展趋势。

汉语口语语法

本书是赵元任先生的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的译书。前半部是根据初印本(1968)翻译的,后半部是根据第二版(1970)翻译的。序论探讨了语法、汉语口语和语音。正文七章分别从句子、词和语素、形态类型、句法类型、复合词、词类:体词、动词和其他词类的角度加以论述。译书例词、例句之后一般不注音,有必要时才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注法进行标注。原文比较难懂以及原文事例不确或可疑的地方在译文后边加了附注。译书所附的参考书举要比原书有所增减。

汉语句法学

本书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曾引起广泛讨论的汉语句法论题,论题包括语类、论元结构、动词短语,被动句“把”字结构、话题结构和关联式结构、疑问句、名词性短语以及照应语等。第一部分调查研究句子的构造模块和常规结构。第二部分更进一步考察论元结构以及它与词汇语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对句法结构的影响。第三部分讲到两类逻辑结构:一类是含有显性的先行词-空位关系的结构,另一类是含有隐形依存关系的结构。第四部分针对名词性短语。

Recommended Databases